林雨薇 營養師
腸胃總是烏煙瘴氣? 大多數人都曾經歷過消化道脹氣,有些人在吃飽後腹脹感更明顯,脹起來可是會讓人無法好好專心做事。今天這篇文章,將協助大家找出引起脹氣的原因,從根源調整,更有助控制腸道過多的氣體堆積,提高生活品質,打造腸道健康。
腸脹氣的成因

研究指出,人體平均每天打嗝20次,放屁次數在8~14次。 然而有些人可能更頻繁,專家學者認為每天放屁次數25次仍屬於正常現象;然而,經常腸脹氣的人,因為肚子氣體多,可能比一般人的打嗝、放屁次數多。
什麼是腸脹氣?
腸脹氣是指氣體在腸道內堆積,在人體消化過程,腸胃道氣體堆積是常見的正常反應,除了透過打嗝和放屁之外,還可能經常感到腹脹。甚至當腹部或兩側產生疼痛感,有時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其他疾病,例如心臟病發作或闌尾炎。
腸脹氣的常見成因
腸脹氣來自兩部分。首先是「嘴巴吞下的空氣」,過多的空氣積聚在胃,無法透過打嗝來釋放,導致氣體往下進入腸道,引起腸脹氣。其次是「大腸細菌分解食物所產生的氣體」,當吃的食物(碳水化合物)在小腸未能完全消化時,最後被送到大腸,大腸內細菌開始將食物分解,而產生氫氣、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氣體。腸脹氣不只不舒服,又影響食物消化吸收,而且氣體含有硫,放屁氣味特別難聞、超尷尬!
以下分享4類常見引發腸道脹氣的原因:
- 生活改變或飲食失衡,包含纖維與水分攝取不足,而生活壓力、情緒緊繃,或是孕期或女性月經週期,都有可能引發腸脹氣。
- 食物無法完全消化,讓腸道菌作用產氣,例如腸道乳糖酶不足的人,牛乳及乳製品中的乳糖在腸道無法完全分解,造成腸道菌發酵產氣。蜂蜜、高果糖漿等,富含果糖食物:果糖成分受腸道菌作用易產氣。
- 特定行為,導致吞下過多氣體,如嚼口香糖、硬糖、抽菸、喝碳酸飲料(汽水、氣泡水),或是吃喝太快等。
- 消化系統疾病、功能性腸胃道疾病或症狀,如:胃食道逆流、直腸癌、卵巢癌或胃癌等、及腸躁症 、慢性便秘、腹瀉、結腸發炎等。
改善腸脹氣的飲食建議

我們可以透過調整飲食改善腸脹氣,攝取更多的纖維或水分,以及避免結腸中發酵的食物來改善或預防便秘和脹氣。
腸脹氣應避免食物
建議避免容易引發腸道產氣的食物和飲品,包括:
- 蘋果、桃子和梨等水果或水果汁 ,富含果糖食物
- 十字花科蔬菜,如綠花椰菜、花椰菜和羽衣甘藍
- 寡糖含量高的食物,如豆類 (豌豆、蠶豆和扁豆)、洋蔥、韭菜、馬鈴薯等
- 乳製品
- 含麩質的麵粉製品
- 含糖飲料、吃甜食、或含大量果糖的能量飲料、碳酸性飲料、啤酒
- 口香糖
- 山梨醇、甘露醇和木糖醇,存在於一些無糖口香糖和代糖飲料 (如:零卡可樂)
打造健康腸道的推薦食物

建議可攝取富含纖維或益生菌的食物,並且保持水分攝取充足
- 富含良好纖維的食物,包括:新鮮蔬果、堅果、全榖類等,尤其是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(如:木耳、菇類、燕麥、洋車前子、玉米),幫助緩解腸躁症。
- 適量水分,使糞便柔軟、容易排出體外。
- 天然原型食物。
- 如果有腸躁症的人,建議攝取低腹敏(低FODMAP)的食物,降低腸道脹氣發生,例如:甜椒、葉菜、番茄、南瓜、白蘿蔔、竹筍。
- 每日補充益生菌,同時攝取膳食纖維,提供消化道益菌的益生元,維持消化道機能。
改善腸脹氣的作息調整建議
做運動改善腸脹氣
運動可能有助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,有助於減少脹氣和腹脹。下列建議三種可以改善腸脹氣的運動。
- 散步走動
- 腹脹時,用跑步消脹氣較不合適,建議透過步行可有助於腸道氣體排出、緩解脹痛。
- 有氧運動
- 體力活動有助於增強腸道肌肉活動,助於改善便秘。平時維持規律有氧跑步運動,有助於維持荷爾蒙平衡並刺激內啡肽的釋放,調節情緒,調節壓力引起的腸胃脹氣。
- 伸展運動或瑜珈
- 當脹氣疼痛時,伸展運動,如:躺姿腹部扭轉式,有助結腸的自然位置,幫助腸胃蠕動,促進放屁排氣。
睡眠與壓力管理
身體處於壓力,可能增加胃食道逆流症 、腸躁症、消化道潰瘍發生機率,也同時加重腸道脹氣問題,適時的放鬆情緒並學習調節呼吸以及適度休息充足的睡眠,更可以避免腸脹氣情況,且緩慢的呼吸可以促進身體的放鬆反應並降低壓力反應。
改善腸脹氣可以攝取的保健食品
益生菌與腸道健康
多吃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健康,以及可能減輕腸胃不適症狀。平常可嘗試吃益生菌或乳酸菌等,來改善腸胃容易脹氣的問題。過去一項大規模收集70 項研究的回顧文獻認為,益生菌改善一些腸躁症患者的腹脹,並幫助規律排便。另一項綜論也有類似的發現,益生菌緩解了幾種腸躁症症狀,其中包括腸脹氣。研究表明,益生菌對於治療其他消化問題可能有潛在幫助,包括腹瀉和潰瘍性結腸炎。
膳食纖維與腸道健康
除了益生菌,建議也將益生元食物納入飲食中。「膳食纖維」,就是眾多益生元中最常見的一種,有助於產生腸道益菌,幫助維持腸道健康。但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,成人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為25~35公克,然而台灣約9成以上民眾的膳食纖維攝入量不足,建議能多攝取。
其他營養素
我們的身體會自然產生消化酵素,但在一些情況下使用補充多種的消化酵素可能有助於緩解腹脹。一項40 人的研究報告提到,消化酵素可顯著減輕多種消化不良症狀,包括腹脹。某些消化酵素對特定食物消化不良,有潛在幫助,如:乳糖酶,也可能有助於預防乳糖不耐症患者出現症狀。食用前,先諮詢您的醫師評估建議。
其他緩解腸脹氣症狀的小訣竅

- 少量多餐,避免吃太飽
- 進食時細嚼慢嚥
- 正餐當中不喝太多液體,水分於餐與餐之間補充
- 避免大口喝液體或使用吸管
- 慢慢喝溫水,或沖泡溫的薄荷茶或薑茶
- 按摩消化道:腹部右側,輕輕畫圓按摩,向下按摩致骨盆,然後再按摩回肚臍。移至腹部左側,以同樣方式再按摩一次。
腸脹氣的常見問與答
- Q:只要腸脹氣就需要就醫了解情況嗎?
- A:如果脹氣又有以下症狀,如:體重減輕、腹痛、嘔吐、腹瀉、便秘或胃腸出血等,就需要多注意。由於每天都會吃東西,腸道處理食物的效率高,因此當出現此類症狀時,建議就醫檢查,以免造成飲食健康問題。
結語
忙碌生活,又遇到肚子鼓鼓、脹脹,適當的搭配益生菌保健品,以及益生元(例如賢者之食桌)能輔助腸胃系統更加健全。但別忘了,消化道機能好、人不老,想改善腸脹氣,透過飲食均衡、良好的生活作息及規律的運動、適時的紓壓,是維持健康的長久之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