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使用您的Cookie於優化網站,點擊同意或繼續瀏覽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聲明。

請參閱隱私權政策之Cookie聲明

便秘怎麼辦?掌握7大原因+8 種解法,恢復順暢排便

2023/12/07

大甲全信賴診所施姍伶營養師
 

您是否也有過即便使出吃奶的力氣仍然擠不出便便的窘境?便秘是一般大眾最常出現的消化道問題之一,和痔瘡發生也有極密切的關係!現代人外食多,經常大魚大肉,加上壓力大、久坐,在纖維素攝取量少以及運動量不足的情況下,有便秘症狀的人越來越多。

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「便祕與飲食行為」調查,有 47.2%的受訪者有便祕困擾,換算人口總數推估全台灣有超過 525萬的上班族恐受便祕之苦。可怕的是,便祕的問題只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提高!

究竟怎樣才算是便秘?便秘會有什麼症狀?

便秘的基本定義與症狀

正常的排便習慣一般是一天兩次至兩天一次,所以一旦三天以上未排便、糞便質地堅硬、排便困難,就要考慮是否有便秘的情形。當便秘症狀超過三個月以上,便可稱之為慢性便秘,而臨床上根據ROME III對於功能性便秘的定義為下:

  1. 下列1~6項症狀中,出現兩項以上,則可稱為便秘:
    1. 至少在25%的排便過程需要用力解便。
    2. 至少25%的排便時感覺糞便體積過大或過硬。
    3. 大於25%排便時間感覺解便不完全。
    4. 至少在25%的排便過程有肛門直腸的阻塞感。
    5. 至少有25%的時間排便需要以手指幫忙解便。
    6. 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。
  2. 如果不使用瀉藥,很少出現鬆散的糞便
  3. 不符合腸躁症診斷

便秘對於生活品質的影響

長期便秘沒有改善,就像廚餘堆在廚房,久了腐爛發臭,身體會從腸道吸收過多的毒素或是過敏源,造成皮膚暗沉粗糙、口臭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過敏、老化,更會損害其他器官,甚至誘發癌症的發生。
 

此外,若糞便乾硬、排便用力,不只會造成腹痛、腹脹、肛裂外,過度用力的解便也會導致血壓急速上升,血管壓力迅速變化可能造成心血管灌流不足,嚴重甚至會造成心肌梗塞和腦中風,實在不容小覷呀!
 

為什麼會造成便秘:便秘的兩大類型

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,但要找出導致便秘原因,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方。便秘可依據不同的發生原因,分為原發性便秘及次發性便秘:
 

原發性便秘

指的是排除掉因藥物或疾病所導致的便秘。
 

1. 腸道機能正常:最常見的便秘類型。糞便通過腸道的速度正常,大便次數正常,但因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,或生活作息導致患者感到排便困難或是糞便過硬引起便秘。
2. 腸道蠕動過慢:在正常狀況下,食物在進到胃部後會刺激結腸蠕動,產生便意。如果結腸黏膜下的神經叢細胞運作發生異常,影響結腸的正常蠕動,糞便在腸道的時間延長,水分不斷被重新吸收,以至於排出來的糞便大多小顆粒且硬,造成排出困難、便意減少、解便頻率降低,並且停留腸道增加細菌作用而有脹氣現象。
3. 排便不順(出口阻塞型):排便時,若無法正常協調恥骨直腸肌、肛門外括約肌、骨盆底骨盆底等肌肉,就會造成大便排出困難或不完全。
 

次發性便秘

其他因疾病、藥物影響,或是結構性問題,所造成的便秘原因。
 

1. 腸道結構異常:結構性問題,如巨結腸症、大腸癌,或機能出現異常,也會導致出現便秘的症狀。
2. 藥物影響:制酸劑(含鋁或鈣)、抗膽鹼藥物、抗組織胺、抗痙攣藥物、抗巴金森氏症藥物、抗精神病藥物、鈣離子通道阻斷劑、鈣片、利尿劑、鐵劑、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、鴉片類止痛藥、止瀉劑等藥物可能會造成便秘。
3. 神經系統疾病:多發性硬化症、脊髓創傷、帕金森症等神經系統疾病都會影響腸道的的活動,進而導致排便不順。
4. 內分泌或代謝疾病:糖尿病、高血鈣、甲狀腺功能過低、副甲狀腺功能過高、尿毒
5. 心理因素/精神疾病:憂鬱症、焦慮症、壓力過大。
 

造成原發性便秘的七大原因

經由上述的介紹,我們可以知道兩種類型的便秘截然不同。「次發性便秘」傾向於包含其他內在原因,因此建議還是要到醫院就醫,遵從醫囑治療。而「原發性便秘」常見的危險因素:
 

1.喜歡食用低纖維質的精緻食物
2.每天喝水量少於1000c.c
3.缺乏油脂攝取
4.缺乏運動或久坐
5.情緒問題、環境改變
6.便意強烈時卻沒有及時去排便
7.懷孕、年紀老化
 

改善便秘的 8 種方法

腸道除了是消化吸收器官、免疫器官外,近年來許多研究都發現腸道會透過「腦腸軸線」,與大腦相互聯絡、彼此影響。因此,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,就要打造出健康的消化道,而飲食與習慣的改變即是第一著手要務。
 

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

根據2017-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,國人普遍膳食纖維攝取不足,各年齡族群平均攝取量皆未達建議量,尤其青少年族群最為不足,僅達建議攝取量的33-38%。足夠的膳食纖維不只會增加糞便體積、刺激腸道推動糞便,還能協助軟化糞便,減少便秘發生,甚至可以提升腸道環境品質,幫助好菌生長,平衡腸胃道酸鹼值。
 

充足水量攝取

很多人吃了膳食纖維還是便秘,可能因為水喝太少,水分少沒辦法形成完整的糞便,最後用力排的是像羊糞便那樣顆粒狀的乾便。
 

適量的油脂攝取

適度攝取好的油脂反而有助於潤滑腸道,幫助通便,且能促進其他營養吸收,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
 

補充好菌

食品中如優格、優酪乳、味噌等,這些發酵食物是腸道好菌的食物,能幫助糞便形成和刺激腸道蠕動。
 

規律的運動

運動不僅可以提高新陳代謝,還能促進腸道蠕動,從而幫助糞便更順利地通過腸道。無論是快步走、慢跑、瑜伽還是任何形式的有氧運動,都能有效地幫助減輕便秘症狀。
 

不要忽略便意

忽略或延遲排便會使糞便在大腸中停留時間過長,導致水分被過度吸收,從而使糞便變得更硬、更難以排出。
 

上廁所不要滑手機

在廁所使用手機的習慣,但這可能會無意中延長廁所時間,導致不必要的壓力集中在直腸區域。長時間坐在馬桶上可能增加痔瘡的風險,並可能對腸道健康造成負面影響。
 

養成固定時間排便

建立固定的排便時間可以幫助調節腸道功能。試著每天在相同的時間進行排便,特別是在早餐後,因為進食可以刺激腸道活動。
 

預防便秘,從維護腸道健康做起

如同一開始所說,便秘這個惱人的小毛病,看似微不足道,但實際上影響我們健康深遠,不可以掉以輕心。從日常飲食的調整到生活習慣的改善,每一個小小的改變,只要持之以恆,都可能為我們的腸道健康帶來巨大的益處。
 

在前面提到的改善便秘 8 種方法中,我們提到可以透過攝取膳食纖維和補充好菌的方法,來調整便秘體質。來自日本的健康食品,每份含有約6 公克日本處理的膳食纖維(難消化性麥芽糊精),不僅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也是益生菌的生存能量——益生元——常見的一種,為維護腸道健康多加一劑大補帖。
 

透過生活作息的調整與飲食習慣的搭配,創造舒適且健康的腸道環境,讓你跟惱人的便秘問題說Bye~Bye!